自然環境
    美濃位於高雄縣東北、屏東平原北部,形呈坐蛙。東鄰六龜、東南鄰屏東縣高樹、南鄰屏東縣里港、西鄰旗山、北鄰杉林。南北長十五公里、東西寬九公里,面積一二○點○三一六平方公里。










    美濃北面以月光山為主峰的美濃山脈,包括有月光山、人頭山、金字面山、旗尾山等,東面有尖山、茶頂山、龜山、大龜山、小龜山等,南臨荖濃溪、西臨旗山等,擁有四千公頃良田,孕育出南台灣穀倉、菸葉王國的搖籃。








中正湖原名中圳埤,位於美濃的東北民權路旁,面積約二十一公頃,其儲水量可灌溉一百三十多公頃,是高雄縣的第二大湖,兼具養魚、遊憩功能。 湖區西北背山,三面繞田,湖光山色,環境幽美。湖內有白鷺鷥、紅冠水雞、水雉等鳥類,但水雉已不復見;民國四十五年改名為中正湖,內有涼亭及提供休息用之桌椅一處












亦稱敬聖亭、孔聖塔,目前美濃共存有四座敬字亭,位於中山路的敬字亭為唯一被列為三級古蹟,且已有百年歷史,客家人惜紙如金,不忍褒瀆而建設焚燒字紙的亭子。






   位於東門里莊頭河岸,永安路頭的東門樓,樓高三丈五,周寬一五一方丈,為目前無城牆聚落中最大的城門樓;建立於清乾隆20年,迄今已有230多年之歷史,為美濃鎮最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之一;當時庄民為防野獸外人的攻擊及掠奪,便在庄東築樓架砲,曾在清日甲午戰爭後,鎮壓美濃鎮民的反抗行動,日軍以大砲進攻,東門成斷垣殘壁,民國二十六年重建,以鋼筋水泥築樓二層,樓中凡含漢族意識之成分者都被毀,直至民國四十六年恢復龍閣鳳椽,正面書「大啟文明」橫額對聯,重新改製;而附近美濃鎮庄頭土地公廟與美濃鎮是鎮民主要的休憩地。










美濃是南台灣民情純樸、地靈人傑的好地方,名勝古蹟及風景優美,極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鄉鎮,為永續保存美濃傳統民俗文化-手工油紙傘、民俗文物、客家傳統美食…等,廣華興紙傘第三代傳人曾啟華先生創立了美濃民俗村,將美濃鎮的地方特色,在此展現無遺,如您要走一趟美濃知性文化之旅,歡迎來美濃民俗村,絕對讓您不虛此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『原鄉緣紙傘文化村』之前身為『原鄉緣紙傘廠』,於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十四日創設於美濃鎮中山路一段339號迄今。當時劉運招老師傅手創的『廣振興』油紙傘廠,因遭遇到美濃地區前所未有的『八七水災』侵襲,導致『廣振興』不堪損失,面臨關廠的命運。


基於發揚美濃油紙傘傳統工藝之理念,以往傳統店面的經營模式,已無法應付外來訪客對美濃客家文物的好奇與需求,於是塑造『以傘結緣』的文化村,經數年的籌備,應運而生,以寬敞的空間與多元化的內涵,來開拓美濃客家文化的新領域,迎接紙傘工藝的新時代與推動客家文化的新脈動。


製傘工藝引入美濃已有悠久歷史,早期以實用為主,近二十年來,美濃油紙傘逐漸走入家庭,成為一種高雅擺飾,並且提升為旅遊美濃的紀念品。


 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所表達的文物,是美濃客家文化的部分縮影,提供遊客多方面的需求,裡面禁止攝影。



美濃客家文物館位於中正湖東北方,羌子寮溪及大坑溪的匯流處,其主要功能是表現美濃農村文物的特色。傳統的客家菸樓建築模式,再加上專人於館內導覽解說,都可讓遊客們了解到勤儉持家、務農為生的客家先民們,在這片樂土上艱辛開創的奮鬥歷程。










  它不但保存及推廣傳統客家文物,同時具有教學、休閒及加重社區活動等多方面的功能,也是遊客們來到美濃必定前往觀賞之處所。








本館展現美濃地區客家族群文化,陳述客家文化在美濃地區的面貌,利用多種媒體、實物、相片、文獻、影片、錄影帶、複製模型、生態造景、互動展示等,呈現各面向的歷史風貌,並深入將族群特質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表現於文物展示中。






菸葉與菸樓 菸葉是美濃鎮的重要作物,全盛時期種植面積約2千公頃,佔全省產量1/4強,素有「菸草王國」之稱。由於菸葉生產過程需要大量勞力,從播種至收成長達4個月,十分辛苦,從種菸可看出美濃鄉親克苦耐勞的客家人本性。烤煙葉所用的菸樓,在美濃鎮聚落建築中,也成為一種特殊建築景觀。隨著經濟轉型,菸葉逐漸沒落,但傳統精神依然深植於土地,成為美濃永恆記憶的一部分。














  

   

美濃最膾炙人口的美食,要以粄條、豬腳知名度最高,但傳統的客家小菜,也有其相當獨特的風味,如炒豬腸、炒豬肚、蒸粉腸、高麗酸菜湯、大封、小封高麗菜封,各瓜封、福菜、野蓮,都是別處難得嚐到的美味,到美濃沒吃客家菜是入寶山空手而回。

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7) 人氣()